易博在线平台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易博在线平台 > 新闻动态 > 当我学会用“打工人思维”教育儿子,儿子终于不再躺平,走出家门
当我学会用“打工人思维”教育儿子,儿子终于不再躺平,走出家门

2025-01-22 23:59    点击次数:58

  

为什么我为孩子付出了全部,孩子还是学不会感恩?

为什么我自律上进、认真工作、脾气温和,孩子却沉迷游戏、暴躁自私、厌学躺平?

做妈妈难,做青春期男孩的妈妈,难上加难!

儿子今年上高二,原本成绩还算可以,努努力上个二本不成问题。

可因为一次考试失利,儿子成绩退步了几名,干脆就彻底摆烂了,学不上,作业不写,天天躺在床上打游戏。

我要是说他两句,他就一副要杀人的架势,还冲我咆哮:

“你能不能别再烦我了!”

有一次,就因为我气急把他的手机没收了,他就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,摔桌子砸凳子,地板砖都碎了好几块。

“把我的手机给我!”

我看着儿子的样子,突然想到了电视上的瘾君子。

我害怕他干出更疯狂的行为,赶紧把手机还给了他。

展开剩余94%

网上说,只有家庭条件不好,没有其他娱乐的孩子,才会沉迷手机。

可儿子打小我就给他报兴趣班,每年寒暑假都带他出去旅游,零食玩具通通满足,他为什么还会沉迷手机?

我实在是想不通啊。

01

儿子从小受尽宠爱

我和老公是相亲认识的,双方都有稳定工作,性格也挺合得来,认识半年就订婚结婚了。

婚后,我们俩要孩子不太顺利,到处看不孕不育,最后花钱做试管才生下了儿子。

儿子一出生,就成了全家人的“香饽饽”,公公婆婆抢着看,我爸妈也三天两头来看孙子。

可以说,儿子从五岁之前,出门就没走过路,不是这个抱着,就是那个背着。

上学以后,我更是直接对儿子说:“除了学习,你什么都不用管,要什么爸妈都满足你。”

一年四季,儿子的衣服有我每天亲自搭配,鞋带都有我亲自给他系好。

上班再累再忙,中午我都要回家给儿子做饭,固定两菜一汤,从没让儿子吃过“小餐桌”。

儿子上初中,寒冬腊月天,我照样大晚上接他放学,绝不让他寄宿学校。

最难的时候,我阑尾炎发作,疼得全身冒汗。

即便那样了,我也是坚持把儿子送到学校,然后再去医院检查。

每次吃饭,永远都是儿子爱吃的摆在最前面,儿子喜欢吃的可乐鸡翅,我一筷子都不会夹。

偶尔老公想分一块,我都会用筷子打他手背。

一开始儿子还会主动给他爸夹,后来时间久了,儿子也就心安理得了,回回都把一大盘鸡翅吃个精光。

在我的精心照料下,儿子一门心思学习,从小学到初中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一直都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可到高中,学习难度增加,儿子一下子就变消极了。

他不止一次向我表达对学习的厌烦。

“烦死了,老师讲的我一句都听不懂。”

“这回的考试又没考好,丢死人了。”

“我现在一去学校就想吐!”

我安慰儿子,告诉他一次没考好是正常的,下次再努力就是了。

可儿子却一脸烦躁。

“你懂什么!又不是你上那个破学!”

见安慰没用,我就给儿子出主意,想给他多报几个辅导班。

儿子直接就火了,对着我就吼:

“你是想累死我吗!高中两星期才回家一趟,你就不能让我安静打会儿游戏吗!”

我彻底不敢说话了。

老公回到家,我把儿子的情况说给他,想让他想想办法。

可老公就会往沙发上一躺,来句:“顺其自然,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。”

我急得上火,恨不得直接把这个“摆烂爹”直接扔出去。

日子还得过。

好不容易撑到高二,我觉得新学期新气象,儿子从头开始就是。

可班里第一次摸底考试,儿子居然考了倒数!

知道成绩以后,我都还没急,儿子先跑回家了,说什么都不去学校。

“我死都不会去上学的!你们要是想让我去,我就从楼上跳下去!”

我老公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,见软的不行,就想对儿子来硬的,被我给劝住了。

毕竟儿子都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,一点都不怕他爸,真动起手来,还不见得是谁吃亏呢!

我只好妥协,任由儿子在家躺平。

儿子这一躺,就是大半年。

孩子妈妈向咨询师讲述情况

这半年里,儿子没翻一下课本,没去过一次学校。

每天吃饱了睡,睡饱了吃,清醒的时候都在打游戏,头发长了也不去剪,房间垃圾从来不倒。

我愁得每天睡不着觉,做梦都是儿子过去清爽阳光的样子。

我老公受不了这样的儿子,干脆连家都不回了,下班就住单位宿舍。

逢年过节,别人家里都是欢声笑语,只有我们家充满儿子打游戏的脏话!

老天啊,我真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,儿子怎么就长成现在这样了?

02

儿子之所以厌学躺平,竟是因为我的“过度付出”?

在朋友的推荐下,我接触到了家庭教育,并与咨询师对接。

咨询师告诉我,我儿子之所以变成这样,原因在于我对他的“过度付出”。

“过度付出”型父母特点:

1、生活上,什么都不让孩子做

相信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过:“你什么都不用管,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!”

然后在行为上也是包办代替,孩子的很多事情、家长都替他做了。

家长的包办代替,本意也是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。

殊不知、就是这种生活上的包办代替,埋下了孩子在学习上懒惰、甚至躺平的种子。

2、生病了,在孩子面前装坚强

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“女子本弱,为母则刚”,也会听到“父爱如山”、“男儿有泪不轻弹”这样的表达。

好像本来平平凡凡的人,一旦当上了父亲和母亲,就自动和坚强、强大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了。

但当父母体力不支、力不从心或者心情糟糕的时候,也必须向孩子展现最积极阳光、坚强厉害的一面吗?

要相信,孩子们是可以感知我们大人所有的情绪的。

如果我们明明很不开心、很累、很生气还要装着开心、阳光的样子。

我们在孩子眼里就是不真诚的。

没有人愿意和不真诚的人好好沟通。

而且孩子喜欢模仿大人。他们不看大人说了什么,只看他们做了什么。

如果父母都隐瞒真实情绪,那孩子也会慢慢变成一个不善于表达真实情绪的人。

3、好吃的,永远留给孩子

明明家里也不穷,也不是吃不起饭,但就喜欢在孩子面前“奉献”。

好好的几块肉,你推我让几个回合,反而显得无比尴尬。

懂事的孩子吃得充满愧疚感,不懂事的孩子则早早养成以“自我为中心”,自私的毛病。

咨询师:“说句老实话,孩子们的路还长,以后有数不清的好东西吃,真不缺爸妈省下来的这几口肉。

反而如果爸妈一味付出,超出了孩子的需要,这无条件的让步和付出,便渐渐成为孩子的压力。

压力的尽头,就是失控。”

听完了咨询师的话,我头皮都在发麻。

因为这所谓“过度付出”,一直都是我们家过去十几年的常态,而且我从没觉得哪里有问题。

孩子爸爸参与心理引导

我心虚不已,问咨询师:“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,哪个父母不希望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?难道父母还有错吗?”

咨询师:“不是不让付出,而是付出要讲究策略,知道什么时候该付出,什么时候不该付出,怎么付出。而这种策略,并不影响付出的成色和诚意,更不会让孩子感觉爸妈不爱自己。”

我被咨询师说得心服口服,迫不及待地询问:“那按照我们家这种情况,我应该怎么做?”

03

我用“打工人思维”对待儿子,儿子不再躺平,走出家门

结合我儿子的实际情况,咨询师推荐我用“打工人思维法则”去处理亲子矛盾。

打工人思维法则:

用“打工”的心态去养孩子,你会发现各种内耗真的会减少很多。

抚养孩子长大成人,就像我们做的一个超大项目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总会遇到力不从心、事与愿违、支持不够、搭档傻X、付出与回报不匹配等等情况。

这些,我们一般都会用平常心去对待。

如果我们能拿出打工的心态,去面对各种“烂摊子”,就会发现一切也没有那么难了。

1、“天使宝宝”就像KPI,都是理想状态。

妈妈想要一个听话懂事、情绪稳定的孩子,就跟老板想要月月KPI都超额完成一样,都是不现实的!

除非把目标降低一点,定太高了,那就是白日做梦。

想清楚这一点,你便能知足很多。

理解了第一条法则以后,我开始给自己调节心态,不再去对儿子抱有太高的期待。

原先我希望他能起码考个二本,毕业再考个编制,早点安稳下来。

但现在,我不这样想了。

这世界上多得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,如果把问题抛给他们,他们唯一的要求,应该就是孩子能回到自己身边。

想明白这一点,我对儿子的态度属于是“活着就好”。

打游戏说明他思维敏捷。

能喊叫说明他精力充沛。

日夜颠倒说明他气血旺盛。

想通以后,我的心态都平和了,原本三天两头就发疼的乳腺都消停下来。

2、适时“摸鱼”,日子才不会难熬。

优秀的打工人都会适时摸鱼,只要工作进度顺利完成,该侃大山就侃大山,该带薪拉粑粑就带薪拉粑粑。

要是上班不摸鱼,这日子简直就是没法过。

同理,养孩子也要学会科学摸鱼,否则就要做好累死的准备。

放在以前,儿子躺在床上打一天游戏,不管他吃不吃,我都会给他把饭做好,生怕他挨饿。

但现在,我早上睡到自然醒,醒来吃好自己的,该上班上班,该出去玩就出去玩。

以前我总把儿子当小孩子看,生怕他冷着饿着,回头想想,他都这么大了,难道会把自己冻死饿死吗?

几天下来,我吃好喝好,不仅睡眠好了,皮肤状态都年轻了好几岁。

倒是儿子。破天荒给我打电话,问我:

“家里的饭呢?我都快饿死了,你今天没给我做饭吗?”

我说:“不止今天不做,以后我也不做了,你妈也是人,是人就得休息,你反正也不小了,又有零花钱,饿了就自己点外卖吧。”

儿子半天没说话,似乎是惊呆了。

我把电话一挂,神清气爽。

3、人生难免遇到“猪队友”,犯不着生闷气。

不论换到哪家公司,总是能遇到傻X同事(孩子爸),做事稀烂不说,还总有一些迷惑行为。

可即使对方再不顺眼,能力再差,只要能做及格也行了。

同理,家里的男人再差,那他分内的事情也得他自己来做,只要能及格也可以了。

真心犯不着让自己生闷气。

儿子躺平以后,我和老公就是分居状态,面都不能见,见面必吵架。

我想通之后,特地把老公叫出来一起吃了顿饭。

我先是反思了自己过去对他的态度,又把他从头夸到了脚,顾家孝顺长得帅之类的词,全部来了一遍。

我老公差点飘上天,当天就收拾东西回了家。

到家以后,我们俩该看电视就看电视,该做饭就做饭,丝毫没把儿子放心上。

倒是儿子按捺不住,几次走出房间问我们:

“你们最近怎么不吵架了?怎么也不管我了?”

我白眼一翻,当他是空气。

4、“亮底线”,远比“搞好关系”更重要。

如果你只顾维护和“同事”的关系,从不表示自己的“底线”,那你就要面对加不完的班,干不完的工作。

面对孩子也是这样,如果你一直以来对孩子都“只顺不逆”,孩子不知道你的底线在哪,就会随意折腾,把你当成橡皮人一样捏来捏去。

你只有把自己的底线说出来了,孩子才会拿你的话当回事。

人都是欺软怕硬的,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。

眼看夏天要到了,我特别严肃地对儿子说:“你在家打游戏躺平我都无所谓,但从今天开始,你房间的垃圾你自己清理,臭味不要影响到我和你爸,如果你接受不了,那你就离开我家,爱上哪上哪。”

儿子发了好大的火,又吼又叫的。

我当没听见,带着老公在客厅看起了综艺。

儿子发泄完,似乎是冷静下来了,自己乖乖把垃圾清理出来,还亲自扔到了楼下。

要知道,这可是儿子躺平以后第一次走出家门!

孩子妈妈向咨询师反馈情况

之后的日子,我和老公在咨询师的引导下,没有再对儿子提过上学的事情,随便他怎么躺,只要房间保持干净,半夜不发出噪音就行。

让我没想到的,儿子反而走出房间,愿意和我们同桌吃饭,甚至一起看电视,而不是打游戏了。

我想不通,问咨询师原因。

咨询师说:“以前你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,孩子习惯了被关注的感觉。现在那份关注感不在了,孩子不自在,就会情不自禁出现在你们面前,刷起存在感。”

我恍然大悟。

又过了一段时间,我挑了个合适的时机,把儿子拉进咨询群,让咨询师亲自指导他。

过去了有两个星期,儿子放下了手机,重新拿起了课本。

又过去一个月,儿子居然对我说:“妈,我想回学校了。”

我惊讶极了,问他怎么想的。

儿子说把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我,包括他对上学的纠结和无助,最后说:

“我都想通了,学习再难也就那样,但是如果再这么躺下去,以后再走出家门可就不是一般的难了。

而且咨询师阿姨说了,我喜欢打游戏,是因为游戏能给我带来成就感,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比游戏还要厉害。

我不信她的话,我想试试看。”

因为功课落下的太多,儿子重读了高二,入学前还特地找了个补习班上,把原来的知识都复习了一遍。

开学摸底考试,儿子考了班里第五。

儿子体会到了学习上的“成就感”,手机彻底不玩了,成天跟打了鸡血一样学习,天天盼着考试,最开心的就是成绩公布出来,看自己又前进了几个名次。

我知道,儿子能有这样的转变,全是咨询师的功劳。

在征得咨询师的同意之后,我把她的一段话送给广大父母:

亲子关系最舒服的状态应该是,有节制地爱孩子,无条件地爱自己。

在“过度付出”环境中长大的孩子,很容易从父母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自然把父母的努力视为理所当然,不会懂得珍惜和感恩。

父母对待孩子要有“爱”,但更要有原则和底线。

无原则的溺爱,只会把孩子推入深渊,那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。

发布于:山东省

Powered by 易博在线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